答問大會
「陳議員」
「多謝主席。我想問特首,究竟哪六名泛民主派議員承諾支持政改方案?他們是否親自向你承諾支持?」
這就是史上最尖銳的問題?唓,嚇得我,以為有什麽絕招可以見識見識,原來都係小兒科。從政者最重要在公眾面前不要擘大眼講大話,但是否事實之全部就是後話。克林頓說沒有intercourse就沒有intercourse,並無否認有其他親密動作。六名議員都是在不同時間親自向我講過,但有些是方案公布前,有些是剛剛公布後,有些又要求附帶條件。總之,我說有六名議員親自支持並無講大話就可以,現在又不是盤問證人,你都沒我奈何。等我飲杯水才答你。
「湯議員」
「多謝主席。特首說要多關心民生問題,但昨晚民生辯論就被自由經濟反對派否決……」
嘩,大狀即是大狀,搞到條問題咁複雜。淨係問政治民生無法分割,要我不可以忽視政治問題,就簡單清楚。問到咁長,畀機會我遊花園,又可以讓我朗誦預設答案,正。
「劉議員」
「主席,行政長官反對派前、反對派後稱呼我們,又好似小朋友猜輸揼地,究竟有否執政聯盟,是否排斥我們?」
唓,叫反對派已經算仁慈,本來想叫你們革命黨,說你們是反對派,其實是幫助你們,因為只有反對派才有曝光機會。你有幾可見電視訪問支持派議員?一定是捉着幾個反對政府的議員攞soundbite。現在將你們捆綁叫反對派,以後記者就曉得即時從其中廿四個揀人來問,增加你們的出鏡率。我這個小扣大幫忙,你們的確辜負了我這份苦心。
「今日會議結束,總共有十八位議員提問,請起立恭送行政長官。」
噓,又搞掂,可以返去搬屋。以後返工行過隔籬搞掂,可以瞓多兩個字。
31 comments:
最 Quotable 的博客是方君的"傳媒要做到人怕並不困難,但要做到好像《信報》有人想救就並不容易。"。又,有論者問孔少林先生既云報業有前境,為何又婉拒林太邀請出掌《信報》
"前景",請諒。
出來社會做事後才開始看信報,這一兩年間信報已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早上一邊刷牙一邊看方兄、孔兄的專欄,沈悶的地鐵車廂裡有林生和曹生陪伴,午餐後飯氣攻心時又可看看游清源同張總。信報是有「靈魂」的,這是其他香港中文報紙所沒有的,很可惜。希望我的生活習慣將不會因賣盤而改變吧…
誰人首先放風,說信報面臨財政困難?據壹週刊報導,信報面對的主要問題,不是財政,而是人事和管理。如果隨便放風,會予人造市托價之嫌。方生應在專欄中澄清事情真相,以正視聽。
曹Sir當然想賣盤給予李仔,有NOW的財經台可以教做人及投資的道理。NOW若能奪得英超播映權,觀眾數目大大提高,曹Sir的影響力可以翻幾翻。至於年紀,現在醫療科技先進,老曹還可以至少玩五、六年。
看完一仔,得出一個結論 -
在山幾靚
To ttc兄:
-->"誰人首先放風,說信報面臨財政困難?"
其他地方則不知道,在此 blog ,最先應該是 losowong,引述如下:
成立基金?
據路邊社消息, "信報"長期蝕錢...
如果冇錢賺, 終有一日坐食山崩.
Also:
剛出來的figures, 都話信報蝕ing錢。So? Then?
-- p.s. 我同孔少林有 n 面之源, 所以source應該a bit reliable than you.
(引述來源請參看最近數天此 blog 的留言.)
孔少林亦應該澄清,有沒有將信報財經狀況,未經當事人同意,向外人批露。這是專業守則,不能不察。
簡卓峰日日說今天忌跌.其實是否證明E.Wave波浪理論己經破產,由今天一路堅持說跌,破16000,或18600都堅持,終有一天會如他所願.最得意是推介分鐘圖表,新炒家急急上課.
張公道則看升.名字如人.
黃溢華則在2005年開始由淡轉作看好.散前的高人.
sir 則另有所屬,一早棄股從金.但HHI compare with Gold.使我近七年都不明他的方針.
思老衹評股,其它則不知其好淡之立,似賽馬現場評述多於一切.
最勁看市,我幾十年都堅持說是林社長,間中出現的市況分柝,十居其九都中,這次HSI 15800,林生一定冇淡倉在手.
以上衹是我個人偏面看法,未必是事實,請大量涵.
今天我講回金錢,以免完全和英文報名太大距離.
補充:林社長專欄在這半年間中都以其理據,推論環球股市,各位相信都己拜讀.
To:30年的訂戶,
其實做金融分析永遠都沒可能絕對正確,只有騙子才會絕對正確.我相信你都應該明白,你都沒可能做到,就不要再批評他們分析是否百份百正確.
這幾年,在香港,老曹是第一位叫人買金,如果你當時買金,現在都有超過100%回報,你仲想點? 表面回報是比不上炒賭業股,但如果你唔怕風險,炒期金一樣可以發大達. 請你想清楚先講...
To 30年的訂戶
思聰是曹蛇的筆名.
洛克想必是投資日記Fans,當知"金"之於老是廿多年都推崇的.本人無意低估作,衹是指出他已看淡香恒指大市多年,任何十年來每天看信報都知道他是恒指市淡不贊同入市,市牛皮更勿入市,市升叫大家逢高減持(冇貨點減持?),而他是有推介個別股份,sector,商品,及市場,成績都很好.
但任何30歲以下的投資(因年青,80年代未能入市,未克逢高減持),想買大市恒指股,但看完日記,心己冷半截.?
30多元的新地的比$285元的黃金差很多?
我祇是不明白他對大市升幅近二倍(HSI in 1998-2000),或五倍(HHI 1999-2006)的都不太提,反而對無yield的倍多升幅的金獨有偏愛.想從中探求敬愛的生的心結而矣.絕無不敬意思.
你我他皆凡人,祇是討論一個對投資市場的看法,寫一些己在白報紙印了字的論據,去探討投資理論,與人身無關.如不慎得罪,我抱歉,請恕罪.
客觀分析,投資立場,是讀者自己定奪 - 不是人云亦云。專欄意見只供參考,若照單全收或者只跟結果行事,只會永遠是二流投資者或最終是輸家。
客觀分析,投資立場,是讀者自己定奪 - 不是人云亦云。專欄意見只供參考,若照單全收或者只跟結果(專家的推論)行事,只會永遠是二流投資者或最終是輸家。
Thank you ,2 dozen 6.多謝您告訴我.
舊時,思聰發表過週期學說,相反理論,技術分柝,近排祇以公司營運和業績作中性報道,我們從中得益很多.
我對生為人很尊敬,祇是可能對恆指/企/黃金/的未來看法不同而矣.這樣我可沽期金給他,他可沽成份股給我,我們不正是一生不時便幹一幹嗎?天/月/年則各取其好可也.
Today's FT has an interesting article:
13th Jan 06, "The Belgain chocolate theory of the dollar", in "Comment" page.
By Paul De Grauwe.
唔知邊個在做謠,話信報長期蝕錢,好似林生好唔掂,被迫要賣信報。原來唔係,林生大把錢,住山頂別墅,出入司機。賣信報,只係因為仔女冇興趣接手。如果要成立基金,林生一個人就卓卓有餘,根本唔駛大家幫手夾錢。
做謠之人,唔知有乜居心,不斷吹噓「救報基金」。如果有朝一日,基金落入哩d人手中,真係唔知後果會點,可能又會係一筆糊塗賬,大家一定要睇真d。
世途險惡,騙子通街都係,一唔小心,財入光棍手,咁就喊都無謂。
人人都話睇壹仔,今早拿拿聲搶了同事那本看一遍。唉,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文人辦報,管理始終不是強項。林先生伉儷艱苦經營,頂過了無數風浪,成一家之言,當無憾矣。何況子年青有為,女美麗能幹,不能克紹箕裘,奈何。
從中學開始,看了三十年信報,知道現要賣盤,雖然千萬個不願意,但如果林先生屬意優游林下,與老伴漫步黃昏,靜看落霞,我輩何堪多言。
諸君子救報之議,設想甚佳,卻需一先決條件,即林先生若要抽身,仍應擔任信報之精神領袖,以穏住報刊之報格與風骨,然後再謀振興之策。
信報入不敷支,並不自今日始,聞之多年矣。李老闆抽廣告,全面封殺,亦多有所聞。林先生雖已上岸,惟小康與大富有別 (with due respect),終不能任其放血,坐食山崩。
今且獻一小計,信報由下月起即行加價,每份十元,以銷量三萬計,當可立即增加現金收入每日十二萬,相信不無小補。
倘信報讀者皆熱心支持,乃可進而創設基金,大事可成。倘銷量即時下跌,亦知人心向背,基金之議不提也罷,回歸現實可也。
此議有頼方兄向信報提出為盼。
大胃
信報的財政傳聞,一定要澄清,以免騙徒有機可乘,令林先生清譽蒙塵。
對「救報基金」之議,我研究了一段時間。我交了周二專欄的稿,建議仿傚英國衛報模式。等文章出了,我再轉貼,給各方批評指點好。
小弟很蠢,才學定不及方兄就是。
To 30年的訂戶
小弟不才,讀信報的資歷大概只有十年.以小弟愚見,每一個人所採用的投資理財策略和他本身的背景有極大的關係.曹蛇已經上岸,他根本沒有必要在相對波動和難賺錢的股市上”搵食”.再加上曹蛇是趨勢信徒:在匯市和金市有明顯趨勢下,放棄股市是一個很理所當然的答案.
思聰的專欄也有過一些比較正面的推介,至少在小弟記憶中有過一次.
另外,小弟以為曹蛇應會在賣盤之後退休.一則曹蛇先慈已經仙遊;二則曹蛇愛妻如命,而曹太已經多次投訴曹蛇沒有時間相伴(曹蛇在一次壹仔的專訪中提過);三則如曹蛇要拓大影響力,他可不必等到今時今日.如此猜度曹蛇的人未免小看了曹蛇.
-賣?擔心失去靈魂
-讀者也不想信報失去靈魂
-我們只想可以繼續讀到有靈魂的信報
左一句靈魂,右一句靈魂,「靈魂」不離口的人,可能就是最冇靈魂。幾多公公婆婆,被「祈褔黨」所騙,大家唔好隨便信人。
網絡世界,人人都用假名。報紙上寫稿,亦大多數用筆名。人人都可以話自己係孔少林,方卓如。人人都可以話自己認識孔少林,方卓如,同佢地好熟。究竟邊個係孔少林,方卓如,一般讀者,根本冇可能知道。謬謬然話成立基金,叫人參與救報,根本係不負責任。
我提倡投資會,和基金是有很大的分別.
投資會會員基本上應祇包納一些己有豐富投資經驗和知識,及應充份瞭解金融法例的資深投資.(在外國,大多是一班相識多年的志趣相投人土)所有投資項目皆要每一會員通過,和一般基金有很大分別.而主席更要是名望的君子,規則要滴水難漏.
此提倡祇是說笑性則,本人深知,以人的文化,實無可能成事.
行止兄如於十年前便成立一非謀利的"信報讀者會",今天可能他心中不用太為難.減少一些賣仔摩頭的文人袱.
其實如行止兄,東豪兄,小培兄,子明兄等等如今天能捱義氣,成立 非謀利的HKEJ Fans Club.我看報社大廈外會排長龐.
以上祇是一個情緒化的老讀者的夢,夢不可成真,但"信報"二字,確在我一生中永難磨滅.
祇有望中國報禁他日再無疑慮,在內地反尋文人辦報的傳奇.
林生和曹生盡廢心力,經營信報大半生,現在退休和享受人生是絕對應該的。
過去十多年拜讀信報,從中獲益良多;對林生、曹生和報中各作者感激萬分。
小弟才疏,不能對信報提出甚麼意見;但憑林生和曹生之淵博的學識和慎密的考慮,將來任何决定,我相信都是對他們及讀者最好的。
信報是一份有風骨的報章,但日換星移,世事無常,盼望永遠的永遠只是不切實際。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儘管最美好的,都有離得開的一天。
看罷壹週刊今期報導,心中有言,不吐不快,故借此一角,聊舒己見。
猶記七,八十年代,信報提倡海耶克,佛利民之自由經濟思想,主張經濟活動,由市場決定,反對人為干預。如今諸君倡議之「救報基金」,仿似98年政府托市之「救市基金」。想當年信報帶頭反對政府入市,以體現其尊重自由市場之一貫原則,何以諸君今天卻反其道而行?
至於說沒有信報,便沒有言論自由,實言重矣。如今網絡世界,無遠弗界。手機短訊,更無孔不入。言論空間,不復是一人一國可籠斷矣。
觀乎信報面臨之問題,有內憂,亦有外患。救報基金可起短期「輸血」之效,但對壹週刊所提及之種種問題,如何解決,卻無片言提及。諸君是否能承諾,無限期地為信報注資?
如果諸君憂慮言論自由空間收窄,大可犧牲一些個人時間,齊心合力,建構一網上報章,一則可與時並進,二則亦可擴大讀者羣體,使林行止先生之理念,能在新世紀延續下去。
以上陋見,草草成文,思慮不周之處,還請諸君多多包涵。
2.5億,若果HKD2500一股即有250萬股,一人一份,照計都好容易分晒。想起沒了信報,就想起道友戒毒,現在我已討厭紅日,點算?!
信報不單是又一份財經報,它還是一份富文采的報紙.任何一位大學生都應學看,從中可提高自己的中文寫作及閱讀能力,因其中的專欄作家高手如雲.如它報可買六元,其價應在六元以上(如因財政問題,加價40%, 我會照買).如因買盤而使一份有承擔,有風骨的報紙消失,這是香港的損失.我不是認為小超會有意摧毀其獨立和誠信的地位,而是大多數的商業行為只著眼短期的利益及最快的資金回報(Enron 事件只是程度問題).所為"承擔"他們會留給政府或政治家處理.從"一記"得到的資料如屬實,其中細節,亦可作為一商管的個案研究. 本人僅此祝林生林太,曹生及其它管理人身體健康.亦多謝信報三十多年來提供了一個政經資訊的平台,令本人獲益良多.我也和許多讀者和支持愛護它的朋友一樣,都希望它賣盤不成.
Allan CK
[ 信報可賣但不能亦不應賣斷 ]
這是回報林先生過去三十年苦心經营的成果 . 此題目也是把林先生在八十年代每天刊出眾人期待的社評, 其中之一----, [ 鍾士元可留而不應留 ] 相互呼應 , 當時的鍾士元為行政局首席議員, 影響力之大為華人之首, 能寫此有份量的社評的人仕不多, 敢寫的更少 . 我舉此例 ,只希指出林先生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在香港政經的影力非同小可 !!!!!!!
信報的价值 , 如只說是以前林先生執筆的社評或是現
在的林行止專欄和曹仁超的投資者日記而 己 ,則是小看了信報的价值 : 信報的價值就是林先生辦報的宗旨及方向堅持執 行----- 他有舉傘聚賢的效果 : 由於林先生用字小心, 文字表達出敦厚理性的性格 , 此效果引至其他作者的文章也多作理性探討, 有知識 ,有趣味 ,讀後令人獲 益良多 ,這些文章每天不斷供應 , 這使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 ,讀者在每個早上 ,買信報看時有 東晉王羲之在寫蘭亭序的感覺 -----" 是日也 ,天朗氣清,羣賢筆至,少長咸集......." .你說這感覺有什麼讀物每天可以給你這感覺 ?????
可以說信報在我的心目中是价值遠不只 值2-3 億元的 !!!
話又說回來 , 小超的算盤是可以計出來 的 ;
如每年賠 10M , 如能每年找多15-18 M廣告便能打和 -- 以一 頁彩頁0.2 M和一 頁黑白全版 0.07 M 計 ,即每星期多取一夏 彩色廣告和多三頁黑白便能打和 !!!!!
看來一間PCCW便能做到 :
跟著第二年便著首進行上市大計: 估計 和黃系每年報紙廣告应有3-4 億 , 小超 应可與霍大班談妥增多 1-2 億 ( 這 是 大班的拿手好戲 , 增加PR費和廣告費 ---而向外宣告他的retail shops只 有2% gross profit 而 目 前PCCW 與和黃系 有很多合作的 projects , 當然小超會 識做 ---offer good discount !!!) :
所以第二年己增加大客和黃 , 另強攻蘋果客 ,政府 , 中資 , 上市公司公佈 , 內地企業 , 跨國公司客 , 我看不出三年便可達蘋果或東方的純利 .
很快便有年純利 1.2-1.5 億 , 以PE 12 倍上市 ( 有信報品牌 ) , 市值 14- 18億 . --- 幾年間剩賺 十 多億 !!!!
或有人說 , 你冇小超的背景 ,恨唔恨得 咁多 !!!!???
那林先生又不需幾年間多十億 , 林先生 可考慮賣一部份股 , 然後重组内部 ( 加強 marketing --- 為什麼很多人针对的蘋果能有那麼多的廣告而正氣多多的信報就不能 ????????? )
怎樣賣部份股 ? 遲些再續 .
張五常
還斂集:《信報》何價?
近日《信報》要出售而買家可能是李澤楷的消息,傳媒吵得熱鬧。不是綜合性的大報,銷售量沒有達到過六位數字,據說今天賺不到錢了,而媒體出售司空慣見,不應該是大新聞。細讀字裡行間,知道是另一回事:報道的人都站起來,把帽子脫下,向林山木先生與駱友梅女士致意!那是一份很特別的報章,由一對執著於真理、堅定於原則的夫婦經營了三十三年,要退休了,大家於是想知道,轉手後的《信報》會是怎樣的?是的,國內與香港數以百計的中文報章中,不容易見到像《信報》那樣中肯可信。北京重視《信報》,由來已久。
山木、友梅、澤楷、天凡,我都認識,但這宗可能的交易我半點內幕消息也沒有。這裡要談的不是《信報》將會以何價成交,而是《信報》值多少錢。我沒有答案,但牽涉到的是一個有趣的經濟學難題,見獵心喜,就讓我這個老手嘗試分析吧。
先讓我假設今天的《信報》不賺不蝕,打個平手,盈利是零。再讓我假設《信報》的買主不會只因為擁有《信報》而過癮,即是說,假設沒有非金錢的收入。在這假設下,如果經營《信報》永遠賺不到錢,其價值是零。買的是一個金漆招牌,無錢可賺而又沒有非金錢的收入或享受,金漆招牌要來作什麼?
問題是《信報》這個金漆招牌不簡單。它代表中肯的報道與知識的傳達。不是說其他刊物不中肯,或沒知識,但《信報》能成功地把這招牌掛上去。任何文明社會,原則上,這些代表的很值錢。問題是在中肯報道與知識傳達這聲望的雨傘下,有沒有人可以拿出錢來,施出本領,把《信報》代表的變成黃金白銀呢?如果可以,《信報》應該值多少錢?報道說成交價會在兩個億或多一點,有人說偏高,有人說偏低。朋友,你怎樣看。告訴你我的看法吧。
我敢打賭,給任何人五個億製造一把上述的《信報》雨傘,造不出來。十個億也多半不成。現在讓我假設在香港的眾多天才中,能造出《信報》雨傘的,最低成本是六個億。這樣,如果該雨傘真的市場有價,在競爭下《信報》值六個億。問題是香港的讀者不一定懂得珍惜這雨傘保護的,認為不夠娛樂性,又或者他們懂得,但購買了該雨傘的人不知道怎樣利用才對。這樣,《信報》所值何價只有天曉得了。
香港有沒有足夠珍惜中肯報道與知識傳達的讀者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購買這雨傘的人要懂得怎樣利用才可以賺回成交價,而原則上,很懂得利用的會有盈餘。這個人要有錢,要喜歡做一點有意思的事,也要懂得堅守《信報》劃定下來的信念來投資加碼。我認識的有錢人不多,但認為李察是個不俗的人選。
《信報》不容易接手。香港的刊物多如天上星,落重本的不少,大家打得頭破血流。《信報》的買主如果手癢,要改變形象參與大混戰,血本無歸姑且不論,何必見笑天下呢?利用《信報》雨傘的人不能手癢,更不能把雨傘撕破,要賺錢只能在這雨傘下加碼投資。然而,山木夫婦在雨傘下劃定的範圍與原則那麼緊密,肯花錢當然可以改進,但談何容易?
也有樂觀的一面。有朝一日,如果中國容許外資在國內搞傳媒刊物,那麼《信報》這把金漆雨傘會價值連城。是的,今天國內的經濟刊物多,一般賺錢,其中不少拜《信報》為師,抄抄襲襲,很有點不倫不類。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