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手
是一單還一單,還是把可以複雜的交易簡單化?
富士康(2038)8月3日與剛在年中收購的奇美通訊屬下員工訂立認購協議,讓他們以優惠價約五元獲配富士康股份。集資所得的一億三千多萬港元,未有特定用途,只會作為營運資金。
但同時,富士康又向他們購入其手上的奇美通訊股份,作價與年中收購時同樣是二十九點五元新台幣,總代價大約一億三千萬港元。換言之,這兩單交易加起來,只不過是富士康發股票收購員工手上的奇美通訊股票。
我不認為台灣人難以接受及理解以股換股作為交易代價,但從這交易的日子顯示,富士康是一間厲害的公司,難怪自年初上市之後富士康股價一枝獨秀。
你記得富士康是何日在港上市嗎?是今年2月3日。根據上市規則,六個月內不可以發行新股。所以,在5月收購奇美通訊時,要以現金作為收購代價,實牙實 齒。這限制解禁日期是8月3日,即日富士康就急不及待與奇美通訊員工訂立認購協議,讓他們收取賣出股票後的資金可以另有出路,富士康還說此舉是作為他們之 鼓勵,為公司成功而努力。
台灣人之厲害及進取,可見一斑。
富士康的進取,從年報已鋒芒畢露。這份年報,其實是富士康在1月上市前的數字。上市公司公布一份未上市的年報給投資者研究,真吊詭。你看公司的業績數 字,是大步大步向上增長,這類超乎想像的增長,其實在各申請上市的公司並不罕見—沒有這誇張升幅,又如何吸引閣下入紙申請?上市後兩三年仍可保持這增長步 伐,才算是能人所不能。
收購奇美通訊,就是維 持增長率的最佳保證。人家例如中移動(941)都是待上市後大局已定,才逐步逐步向母公司買省;富士康上市三個月,就即刻東征西討,全現金收購就全現金, 反正手上有的是;發新股限制一解禁,就與員工實行股換股,夠爽快。如此明刀明槍廢話少說的公司,辦事速度之快,與股價上升看齊。
富士康現價P/E二十五倍,工業股而言算貴,單靠自身生意做大,未必足以支持股價繼續向上。以我認識的鴻海作風,收購行動將絕不手軟。
5 comments:
One should not be too surprised with the M&A activity of Foxconn Int't when it is compared to the M&A track record of its parent, Hon Hai Precision.
信報突然有足球新聞,使我感到很驚訝!一方面覺得信報像時下流行財經報紙一樣,必須有多元化的內容。但儘管視足球為第一生命的我也感到有一點點失望。因為我喜愛信報就是因此她在各方面均堅持自己立場,不除波逐流。
但願這衹是一個試驗性質!
講開才搭咀, 信報月刊太多 "軟" 文章, 有時水準又不夠 ... 恨鐵不成鋼.
是,非常失望和担心,我自己觉得水平普通,不够专业, 不论从看球或搏彩角度,也不拥有二位新股评人的独特见地.
总的来说, 看信報不是为了专栏多而是精.
I support the soccer column in 信報, since its style is different from the one in other newspaper.
信報 also has some columns about travelling, food, golf, film ......
And they are unique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