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5

畢老的傳說

畢非德一年一度的「致股東函」在兩天前發表。《華爾街日報》指,畢非德稱2004年為「黯然」的一年,因為巴郡的賬面值去年只增長10.5%,比標普五百指數同期的10.9%為差。畢老坦然承認去年失手,並無顧左右而言他找藉口。

  為區區0.4%差距而耿耿於懷,畢老是謙虛得有點兒過分。雖然以股價計算,巴郡過去半年還是落後於標普指數,但他已帶挈無數人發達,除股東之外,還有藉其名寫書教人投資以斂財之眾。

  畢非德投資本領了得,固然要學習,但貴為一間上市公司的主席,畢老所表現出企業最高負責人的風範態度,更加值得其他尤其本地上市公司的所有董事會主席或行政總裁學習。

  長達二十五頁的「致股東函」或主席 報告書,在香港簡直是天方夜譚。這被視之為例行公事的幾版紙,有幾多是主席親自執筆?有幾多是真誠向股東交代公司過去一年功過,而非為公司業績塗脂抹粉? 有幾多是字字珠璣,值得同行或認真投資者慢慢琢磨,從旁偷師?正因大部分的主席報告書是敷衍了事,勢利的投資者從來沒有為這幾頁紙上心。

  畢老作為公司主席,對股東的交代不止於每年這二十多頁紙,最珍貴的是他96年為股票所寫的六頁「用戶手冊」,這手冊目的是協助股東了解公司經營背後的哲學理念,亦都是其他上市公司主席偷師的佳品。

  這手冊解釋了信中提及公司「內在價值」的意思(即公司未來現金收入的現值),亦解釋了何解畢老會選擇用賬面值增長跟標普增長來比較,以衡量公司表現。他是有心要令股東看得懂看得透公司的經營情況!

  反觀本地上市公司,從無一份年報有篇幅教導投資者如何解讀,特別是那些高難度例如保險、銀行等充滿複雜計算的行業,一般分析員都未必曉得消化,遑論一般股東。

  這可能是粗心大意,但主要恐怕是存心在意。本地管理層一般鮮有希望股東或公眾充分了解公司運作之心,猶抱琵琶半遮面,隱惡揚善是普遍的管理層心態。上市公司主席應該在向股東解釋業績方面跟畢非德學習,多於他的投資技巧。

  還有一樣是本地上市公司主席與畢老的最大分別。巴郡從不派息—即使現在公司坐擁四百億美元現金!2003年美國減低股息稅率至15%,畢老仍不為所動,還大肆抨擊:「這富者愈富的政策,對美國經濟毫無幫助!」反觀本地上市公司,最高招的就是派高息以博取青睞。

  要了解畢老的傳說,看他的「致股東函」及「用戶手冊」,比坊間的斂財書更直接,上市公司主席更應虛心閱讀。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