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盈利
人道相由心生,我只可以從相貌辨別出是 男是女,頂多加一句是美女還是野獸;但高人卻有本事看穿出身性格,甚至乎命數運程。同樣地,看年報作分析,可以計算出各種千奇百怪的比率,可以劃出七彩的 圖表。但看深一層,你會看見管理層的作事風格,而憑這不能言喻的風格,反而可以掌握更多比率圖表無法提供的投資線索。
東亞(023)與恒生(011)兩家華資銀行分別公布去年業績。雖然恒生背後的大股東是控(005),嚴格來說稱不上是華資,但兩家銀行給我的印象十分相似﹕都以本地為主,放眼內地業務。
兩家感覺上相似的銀行,在業績公布中有一項動作是迥異的—東亞採用了新的會計準則,令銀行因投資物業升值,據稱多賺一億七千萬元;恒生則完全沒有同樣舉動。報載如果恒生照東亞做法,純利增長可以從19.5%升至26%。
既然恒生有計算過兩者的分別,表示銀行是清楚明白利弊而自願選擇放棄權利,就算這並非純粹恒生自身的主觀願望,要顧及控作為國際大銀行的戰略部署,亦無損自我約束、抵抗垂手可得「便宜」盈利引誘的高尚情操。
東亞情況是受不了引誘,看看這沒有 定力的軀殼如何。呆壞賬撥備前的溢利比前年倒退,生意並不理想,可幸經濟環境改善,呆壞賬支出減少近一半,這是純利增長原因之一;另一原因就是重估投資物 業的盈餘,賬面寫二億二千萬元,管理層解釋是一億七千萬元。我無法計算中間的差別出自何處,年報中並無披露。
沒有這「便宜」盈利,東亞純利增長只有17%,比恒生要差。假如恒生是自願放棄,東亞則是有心佔便宜。看遍全份年報,東亞沒有解釋何解偏偏選中這條有利於賬面盈利的新準則,而漠視有負面影響的認股權入賬,又或者其他與投資物業有關,例如為重估儲備計算遞延稅項,甚至乎把行址的土地分拆計算?
重估盈利沒有現金過手,純粹是紙上富貴,但一般投資者無法分辨真假,只會在報上得知東亞純利增長二成六。利用數字把戲往自己臉上貼金,東亞欠投資者一句交代。
東亞已經比恒生幸福,其ADR在OTC買賣毋須要做那昂貴的SOX 404;而恒生身處控旗下,迫於無奈要花冤枉錢。不要忘記,SOX是英隆所帶來的後果,而英隆是敗於製造賬面盈利假象。
東亞未致於弄虛作假,仍是殷實商人,但貪圖一些無謂兼誤導性的賬面盈利,博取漂亮的數字增長,並非是理應踏實穩陣經濟的銀行應有之風格。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