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5

封建社會中的異數

思捷(330)公布「驚為天人」的半年業績後,坊間最注意的是,大股東會否乘勢減持,以及是否逐步完全淡出管理層。看來本地投資者還是習慣封建社會的人治文化,對現代化的企業管治並不欣賞。

  本地上市的華資公司(包括國企、民企在內),通常都有單一大股東,而這大股東多數同時擔任主席甚至董事總經理/行政總裁,是公司第一把手。原因除了中國人骨子裏的封建基因外,還有大部分公司的歷史較短,創業的那位企業家仍然在世,論管理公司,捨我其誰?

  投資者習慣了這種封建世襲的管治方式,壓根兒不會相信大股東會自願放棄控制權,所以減持股份必定是大股東知道一些內幕消息,公司業績已經見頂,搶先沽貨。

  被大股東魚肉慣了,投資者普遍瀰漫着不信任的情緒。思捷大股東每次在業績公布後減持,評論一面倒是警告多於讚賞,沒有人認為公司這是企業步向現代化管治的方向。

  眾所周知,現代化或制度化的企業管治,大股東不一定參與管理層,主席與行政總裁分工精細,沒有人可以隻手遮天。任何人失職或表現失準,隨時可以被轟下台,而公司亦不會因某人離去而停牌或股價大跌。

  思捷早已在年報清楚向投資者表示,主席與行政總裁清楚分工。主席負責監察(是監察,不是制訂)業務策略,並不參與公司運作;行政總裁則領導公司日常營運。換言之,投資者應該擔心行政總裁會否突然離職多於主席是否慢慢淡出。

  再看大股東名單,邢主席持有二成多股權,其次是摩根大通佔一成多,第三大股東是持有6%左右的非執董Friedrich,正在美國「印印腳」享受退休生活,持股總數近四成的大股東們,都並不參與日常管理。思捷已經是一家現代化企業管治的公司,營運方向不會以大股東持股多少而轉移。

   這類以制度而非個人為管治方式,正 正是香港最缺乏的典範。部分上市公司當主席被內地扣留或官非纏身,公司旋即無限期停牌,假若幸運地得以重新買賣,股價亦即時跌落無底深潭。這類公司命運繫 於一人的情況屢見不鮮,兼且事發前毫無先兆。思捷管理層向理想的管治方向進發,其他公司特別是國企民企,應多加學習。

回想起當年興發街那間Esprit,感覺上有點兒恍如隔世。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