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原復生
「二十八號開始,一星期五篇,還有沒有其他問題?」
「寫什麼好?」
「你自己想!」
「你寫得街知巷聞,何解不復出再寫?」
* * *
離二十八號還有四天,在我會議室內,幾名曾司長口中的壯丁,在傳閱三篇試稿。這個眾人身穿西裝的組合,令我想起《West Wing》中的場面。而正因我辦公室可以望見在重建的置地東翼,身處這個用作開會的臨時基地,可稱之為置地西翼。
願意將半版騰出,讓我們這班中環返工但從未踏進報館的人自由發揮,原來看似保守的《信報》還是非常有膽量。大概是看穿在金融界打滾的我們,有久經訓練的自我完善機制,無法達標的會自動起身,毋須多言。
寫財經專欄而聲名鵲起的,首推原復生,至少是他首創寫專欄原來可以是轉工的途徑。重溫他那三本結集,基本上將財經評論的各種寫法全部寫盡,沒法可以比他寫得更好。既然如此,反正我又沒有轉工的意圖,可以更加放膽寫,脫離原復生的光環。
《West Wing》 劇集中各主角飾演的都是絕頂精英,膽敢號稱置地西翼當然不可失禮。庸碌的我身邊存在不少年輕才俊,我只需要筆錄對話,足以完稿。但要避開曼聯足球,避開財 經演員,最近加上要避開辦公室廢話,否則又會令人聯想抄襲原復生的舊作。將這類中環日常對話全部抹掉,扼殺不少隨身的題材,真可惡。
但身邊正在閱稿的分析員杜比提醒我,香港人是善忘的。一個月前的紅火蟻已無人提起,何況幾年前的報紙稿?看着杜比神情得意的嘴角,難怪他負責那幾家公司可以長寫長有。
大局已定,這半版《信報》就是從此而起。發起人杜比說得對-一班加起來過百歲的同道中人,向共同目標進發的確是相當令人振奮。
* * *
「你未答我,何解你自己又不復出再寫?」
「我那裏有時間寫!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