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0.05

關Q事

《金融時報》背面的Lex專欄飲譽財經界,內容多姿多彩,是整份FT的靈魂之一。

  最近有一日講Tobin’s Q,原來投資理論財務計算,都可以在報紙專欄手起刀落地評論一番。

  第一句將Q比喻為早餐麥片,是英式幽默陶傑筆法而製成的財經梳乎厘,格局龐大,實質分量適中,易入口兼夾為報紙正文主菜添上完美句號,厲害。

  從這Q,我想起公司的資產淨值。計算Q並非市民大眾可以應用得了,但資產淨值應該會是日常較多人提及的財務數字。報章分析員都會講股票資產折讓多少,相信繼O後,這是一大重要投資指標。

  要知道每種股票現價資產折讓或溢價多少,非常容易。按按Bloomberg就看見那個Price to Book ratio,毫無難度,但意義有多大?公司那些資產,大部分賬面價都作不得準,用這些過氣數字作為投資參考,作用成疑。

  調整一下這個資產淨值令它更加貼市,又如何?假如知道公司的資產真正價值多少,起碼可以避開隱藏泡沫公司。

  手上這份大行研究簡報(哪間莫提),可以用作介紹人家是如何計算所謂真正的資產淨值。這份簡報的主角,是長實(001)。

  長實現價P/B ratio是一點○五,剛剛好,無所謂溢價折讓。不過,大行為它重新計算,得出資產淨值應該是九十八元,還有水位。

  如何計算?長實最大的資產,眾所周知是和黃(013)。本來是以分佔的淨資產在賬面出現,簡報用和黃市價幫它調整,而長實手上的長科(8222)都是以同樣方法計算。結果是,比賬面價多出近四百億,夠闊綽。

  另外,那些發展中物業,賬面只不過是發展成本之總和,但簡報用現金折現法,以十至十二厘息計算現值。這是非常有前瞻性,雖然無人可以預知將來的現金回籠情況。這個大膽假設,變數太多。

  收租物業,簡報以五至八厘息將租金收入化為物業市價,這數字比賬面高出近兩倍。賬面上的投資物業本應較為貼近市價,但依簡報計算,專業測量師似乎未盡全力。

  最後,是負債。簡報只計算長實連同附屬公司的借貸,未有計算和黃那些天文數字。

  本來,長實賬面上的和黃淨資產已經計入後者的負債,十分均真,但簡報計和黃市價,負債卻只計附屬公司,一來一回,變相取巧,令得出的結果報喜不報憂。

  投資者未有機會讀過這份簡報,只會在報章上得知大行聲稱長實每股資產淨值應該是九十八元,唯有照單全收。我的建議是,假若任何證券行發出利好的數據,要先留意他們是否在同一幢樓,以及有否高層子女在證券行實習如此千絲萬縷。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邊位可以做下好心貼番 Rex 那篇講 Tobin Q 的文上來 ?

Anonymous said...

Lex: Tobin’s Q
Published: October 9 2005 20:31 | Last updated: October 9 2005 20:31

Tobin's Q sounds like a breakfast cereal. Should it form part of a healthy and nutritious financial diet? The ratio compares the market value of US non-financial corporations with their replacement book value, estimated by the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BEA). It was made prominent by Andrew Smithers and Stephen Wright, whose 2000 book foresaw a market collapse. Today, their Q estimate suggests that Wall Street is 44 per cent overvalued.......

Please click to www.ft.com to see more ..